1.基層處理:清除墻的灰塵、汙垢、堿膜、砂漿塊等附著物,要灑水潤濕。對用鋼模板施工過於光滑的混土墻面,可采用墻面鑿毛或用噴、掃的方法將1:1的水泥砂漿分散均勻地噴射到墻面上(水泥砂漿中宜摻入水泥量10%的107膠攪拌均勻後使用),待結硬後才進行底層抹灰作業,以增強底層灰與墻體的附著力。——海南抹灰砂漿廠
2.套方、吊直,做灰餅(打墩)。抹底層灰前必須先找好規矩,即四角規方,橫線找平,立線吊直,彈出基準線和墻裙,踢腳板線。屬於中級和高級抹灰時,可先用托線板臉查墻面平整、垂直程度,並在控制陽角方正過曲(可用方尺規方)的情況下大致確定抹灰厚度後(最薄處一般不小於7mm),進行掛線(稱線)“打墩”(打墩的厚度應不包括面層)。對於高級抹灰,應先將房間規方,一般可先在地面上彈出十字線作為準線,並結合墻面平整、垂直程度大致確定墻面抹灰厚度,進行稱線“打墩”,“打墩”時應先在左右墻角上各做一個標準墩,然後用線錘吊垂直線做墻下角兩個標準墩(高低位置一般在踢腳線上口),再在墻角左右兩個標準墩面之間通線,每隔1.2~1.5m左右及在門窗口陽角等處上下各補做若幹個砂漿墩。
3.墻面沖筋(打欄):待砂漿墩結硬後,使用與抹灰層相同的砂漿,在上下砂漿墩之間做寬約30~50mm的灰漿帶,並以上下砂漿墩為準用壓尺推平。沖筋(打欄)完成後應待其稍幹後才能進行墻面底層抹灰作業。
4.做護角:根據砂漿墩和門框邊離墻面的空隙,規方後,分別在陽角兩邊吊直和固定好靠尺板,抹出水泥砂漿護角,並用陰角抹子推出小圓角,最後利用靠尺板,在陽角兩邊50mm以外位置,以40度斜角將多余砂漿切除、清凈。
5.抹底層灰和中層灰:在墻體濕潤的情況下抹底層灰,對混凝土墻體表面宜先刷掃水泥漿一遍,隨刷隨抹底層灰。底層灰宜用1:1:6
水泥混合砂漿(或按設計要求),厚度為5~7mm,待底層灰稍幹後,再以同樣砂漿抹中層灰,厚度宜為7~9mm。若中層灰過厚,則應分遍塗抹。然後以沖筋(打欄)為準,用壓尺刮平找直,用木磨板磨平。中層灰抹完磨平後,慶全面檢查其垂直度、平整度、陰陽角是否方正、順,發現問題要及時修補(或返工)處理,對於後做踢腳線的上口及管道背後位置等應及時清理幹凈。